修“心学”治“心病” 永葆清廉公仆本色
心有所戒,行有所止。明纪守规、知畏笃行是党员干部立身之本、为官底线。
坚持学思践悟,把准纪律教育“方向盘”。一是“不落一字”学纪知纪。党纪是党的生命线,是党的团结统一、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。要原原本本学、全面系统学、融会贯通学、联系实际学,做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学、机关夜学长期学、支部主题党日必须学,切实学深学透、悟真悟实,不断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、是与非的高压线、纪与情的分界线,明白该做什么、不该做什么,能做什么、不能做什么。二是“不纵一次”监督执纪。严格执纪,是最有力的纪律教育。要坚持无禁区、全覆盖、零容忍,坚持重遏制、强高压、长震慑,坚决做到执纪必严、违纪必究,严肃查处踩“红线”、越“底线”、闯“雷区”的行为,对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提前介入提醒、及时约谈警醒,使纪律“带电”的观念深入人心,推动党员干部树牢正确的权力观、政绩观、事业观。三是“一丝不苟”释纪明纪。党规党纪既是不能触碰的“高压线”,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、成长成才的“护身符”。要精准把握政策要求,准确运用“四种形态”,认真落实“三个区分开来”,辩证对待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,严格划分“失误错误”与“违纪违法”界限,有效推动“惩治极少数”向“管住大多数”拓展,有效激励干部敢为、地方敢闯、企业敢干、群众敢首创。
坚持同频共振,打好纪律教育“组合拳”。一是以上率下,党委扛主责。党性、党风、党纪是有机整体,党性是根本,党风是表现,党纪是保障。管党治党,根子在党委,要坚持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,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结合、重点督导和全面推进齐抓、集中教育与常态监督并进,推动责任上肩、工作落地,为打造富硒特色小镇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。二是同题共答,个个是主笔。党委要督促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,有效协作配合,既要用好纪委这把利刃,刮骨疗毒去腐肉,维护党的纪律规矩,又要督促组织宣传等各部门切实做好教育管理宣传引导,强化党建引领,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觉悟,共同打造忠诚干净担当、敢于善于斗争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。三是上行下效,支部唱主角。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,也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,担负着教育党员、管理党员、监督党员的职责。要树立“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”的鲜明导向,上借下力、下借上势,同向发力、同频共振。要用实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大力推进土地流转,盘活村集体资产,利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,构建“产购销”一体良性循环,实现集体和农户“双增收”。
坚持抓细抓常,筑牢纪律教育“防火墙”。一是抓常态,靠前监督。坚持融入日常、抓在经常、落在平常,建全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制度,党委书记定期开展提醒谈话,发现苗头迅速开展廉政谈话,职务变动及时开展任职谈话。构建常态化教育警示机制,定期组织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、“板凳会”宣讲、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旁听或到廉政教育基地学习。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,加强党员干部“8小时以外”的监督,多提领子、多扯袖子,防止小毛病演变为大问题。二是抓关键,精准滴灌。紧盯领导干部、村级“一肩挑”人员等“关键少数”,聚焦工程、交通、水利、农业、教育、医疗、食品等“重点领域”,抓住端午、中秋、春节等“关键节点”,常态化开展暗访活动、专项行动,个性化制定教育“套餐”,强化监督检查,保持高压态势,严惩“四风”问题,实现查处一案、警示一片、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。三是抓典型,警醒知止。坚持以正面教育固根本,深度挖掘郑场本土纪律教育资源,讲好故事,宣传典型,打造品牌。坚持以反面典型促警醒,重点围绕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与“三资”管理,强化案件查办,深刻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,特别是“同类人、同龄人、身边人”案例,将纪律处分“一张纸”变成纪律教育“一堂课”,让党员干部在“身临其境”中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。(郑场镇党委书记杨娟)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