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桃黄鳝产业发展大事记
1998年
■市委召开全市农村三级扩干会,提出“农村再创业,结构再调整”。会后,时任张沟镇先锋村党支部书记陈江启,带领党员群众到洪湖学习养鳝致富的经验,号召村干部、党员带头养殖。
1999年
■先锋村推广试行稻田埋网养殖模式。
2000年
■先锋村改良 “土埋网”为“坑塘吊网”,全村发展到4700口网箱。为解决销售问题,在原村大礼堂建起简易交易市场。
2003年
■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,每口网箱纯赚千余元。全省水产战线现场会在仙桃召开,与会代表到村里参观,先锋村被定为湖北省水产板块仙桃核心区。
2004年
■先锋村被市政府授予“养鳝专业村”。
2005年
■先锋村被国家建设部授予“全国小康示范村”称号,先锋村网箱养鳝模式向市内外推广开来。
2006年
■先锋村多次改造扩建黄鳝交易市场。如今,最高峰,每天有超过40万斤黄鳝从这里发往全国,年交易额达6亿元,为村集体增收300多万元,先锋黄鳝交易市场成为全国最大黄鳝原产地交易市场。
2009年
■仙桃探索两年段黄鳝养殖技术,避开上市高峰,提高黄鳝存活率和成鳝品质。
2010年
■仙桃黄鳝“拱”进上海“世博会”,一度占上海市场七成以上份额。
2011年
■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仙桃“中国黄鳝之都”称号,全市黄鳝养殖面积达12万亩,产值过15亿元。
2013年
■“张沟黄鳝”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
■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获得“黄鳝仿生态有土繁育的方法”发明专利,“黄鳝亲本快速分离”等三项实用新型专利。
2014年
■探索成功温室流水囤苗技术,避开进苗高峰期,降低养殖成本,提高鳝苗存活率。
2017年
■长江水产研究所李忠博士来到仙桃,并与养殖大户陈振华合作成立忠善黄鳝苗种繁育专业合作社,开启黄鳝苗种全人工工厂化繁育之路。
2018年
■5月,第一批全人工繁育黄鳝苗“出生”。
■11月,由仙桃参与编写,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黄鳝网箱养殖技术规程。
2019年
■“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”项目在仙桃验收通过,标志着我国18种量产淡水繁育鱼类的规模化人工繁殖工作全部完成。
2020年
■张沟镇“黄鳝小镇”电商平台运行,引导当地31家企业组团触网,开启黄鳝交易全产业链线上 线下融合发展模式。
■仙桃举行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对接会,提出要把黄鳝产业当作仙桃品牌强市战略的重点产业,推动鳝产业跨越式、高质量发展。
■“稻鳝”“稻鳝菇”等生态种养模式在全市推行,提高了黄鳝品质和养殖效益。
2021年
■市委、市政府提出打造黄鳝农业第一产业,进一步明确了黄鳝产业发展目标、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,加快实施仙桃黄鳝品牌战略,着力打造30公里黄鳝产业示范带。
■“顾大嫂”推出鳝鱼粉,“允泰坊”开发即食鳝片等黄鳝加工产品,全市黄鳝深加工破题。
2022年
■3月,中价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(epi)开始正式对外发布,成为业内黄鳝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、黄鳝价格走势的“风向标”、产业发展的“晴雨表”。
■4月,张沟镇上榜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。
■11月,“仙桃黄鳝”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实现产业发展的“关键一跃”。
■到2022年底,全市黄鳝产量7.21万吨,占全国、全省比重分别达20.2%、46.7%;综合产值55亿元,同比增长10.5%;黄鳝养殖亩平年纯收入2万元左右。
2023年
■5月,全市发展苗种繁育主体4个,年繁育黄鳝苗种3亿尾。
■8月,以稻鳝共作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,助推仙桃成功获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单位。
■8月,《省委农办关于支持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正式出台,“仙桃黄鳝”上升为全省区域公用品牌,黄鳝产业发展已上升为省级战略。
■10月,由仙桃市市场监管局送审的《黄鳝池塘网箱养殖质量控制技术规范》成功通过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。
■10月,首届湖北(仙桃)黄鳝节在仙桃举办。
■整理:记者 胡纯波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