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有工厂增收有“良方”
8月6日,清晨天微亮,长埫口镇四合村各家各户的小院里,一株株红辣椒色泽饱满、长势喜人,村民周金轩麻利地将一袋袋采摘好的红辣椒打包装车,送往村内的一家食品加工厂。
“每天都采摘,有多少卖多少,天天有钱赚,价格不比市场低。”周金轩边忙活着手中的活计边说。
一个好产业、振兴一个村、富裕一方人。去年,四合村坚持因地制宜,深入挖掘村级发展潜力,将乡村振兴战略与庭院经济结合起来,在方寸之地“做文章”,让小庭院成为“聚宝盆”。不曾想农产品迎来收获季,销售却“遇冷”。辛苦忙活一阵子,却看不到效益,不少村民打起了“退堂鼓”。
“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赚到钱,所以我们想引进市场主体,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。”长埫口镇四合村党支部书记周志威介绍。
在村党支部四处寻求销路时,有心开办酱菜厂的餐饮老板刘红艳却苦于没有合适的蔬菜供应基地。经过镇政府牵线搭桥,双方一拍即合。四合村争取项目资金,利用闲置交易市场,搭建了350平方米的厂房,为加工厂提供了空间,村里每年收取2万元租金。
今年4月,市楚仙四合食品有限公司在四合村正式投产。通过“公司 基地 农户”的模式,与楚仙四合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辣椒、豆角等蔬菜种植订单。预计年底,可收购农副产品15万公斤,带动村民平均每户增收5000元左右。
“我们纯手工方式加工农副产品,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摸式,自产品上市以来,供不应求。”在刘红艳看来,村民房前屋后种植的蔬菜,是她打造绿色食品最好的原材料,也让庭院经济逐渐成为村民增收的新亮点。
“一天120块钱,工作家庭两不误,钱袋子鼓起来了,很开心。”村民陈爱娥开心地说。
院子有赚头,日子有盼头,村子有看头。楚仙四合食品有限公司把农产品变商品,带动15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,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的劲头更足了。目前,四合村发展庭院经济近百户。(仙桃日报全媒记者鹿丹丹通讯员 陈小燕)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